不知朋友們都是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要努力邁向財務自由的,還是跟 Helen 一樣,是在有一天,真的從心裡吶喊:「我不要再這樣下去了,我要努力去發掘一條可以通往財務自由的道路!」呢?在這裡,Helen 就說一下自己開始努力的契機吧!


其實我出社會之後,都是一個擁有穩定薪水的小資族。由於父母的知識水準都很高(兩人都大學畢業)因此對子女的功課也很要求,自然不會表現太差。出社會後,當然也是先投身公務體系(這樣說好像不太對,Helen 是進了教育圈裡面當助理,不過因為是國立大學,所以也算是國家出錢啦)


單身又沒有經濟負擔的朋友,也知道出社會如果擁有穩定薪水,應該都過得無憂無慮吧。Helen 就是因為這樣,所以這段期間過得還滿悠哉的,還能買些權值股,每年拿股利。甚至還去讀了研究所在職專班,成為後來轉成為接案工作者的契機。


在這段期間,發生了 2008 金融海嘯,還是單身的 Helen 此時還沒有多大的危機感,因為薪水還是可以照領,只是發現投資都縮水了。接下來連以往幾年可以拿不少的股利也都跟著大幅減少了,讓 Helen 覺得有些遺憾。因為這個工作薪水雖然穩定,但說起來也不是特別多,晉薪也都只是照著國科會的助理薪資標準走而已,這時才發現之前可以拿的股利原來是多麼棒的額外收入啊!


所以 Helen 開始嘗試購買基金,從定期定額,到單筆購買都有。因為金融海嘯之後的經濟復甦,基金的表現都還可以,所以後來薪水存下來的,就繼續投在基金裡面囉。也大約此時讀完研究所,轉職為接案譯者,薪水從穩定變成"有工作才有賺錢"。


然後就發生 2012 歐債危機了。基金價值全都跌了,但是 Helen 此時還是一般民眾而已,看大部分的財經分析都是說「基金的定期定額要持續下去做分攤,未來從底部漲起來時,才能已累積相當的資金」「現在逢低佈局正是好時機」,所以反而沒有從市場中脫身,還買了後來根本復甦無望的拉美基金。


此時 Helen 人生也發生大事了:Helen 結婚囉。結婚後的生活也都OK,因為兩個人都還能各自工作,但是要努力做人,因為 Helen 快接近高齡產婦的 35 歲標準啦!所幸,在 34 歲的時候就生下女兒囉~~


成為譯者之後的 Helen,因為物欲不重,所以薪水跟之前沒差多少,但因為是自由業,生孩子之後沒有育嬰假,也沒有育嬰半薪之類的任何福利,孩子的部分費用全都要靠自己的積蓄啦!(老公因為也沒有理財觀,所以沒有什麼積蓄,還好也沒有負債,而且很負責地願意支出家庭所有生活費,所以 Helen 可以自己賺的自己打算怎麼用,這是我們這一家的經濟狀況)


生孩子期間最大的開銷:住院費跟坐月子,都是 Helen 出的,住院費還能夠從醫療險申請一些補貼回來,但是坐月子等等的,讓存款逐漸減少,而且為了省保母錢自己帶孩子(沒有長輩幫忙帶,因為夫妻兩人都是上台北打拼的外地人),所以沒有收入了!


在孩子第一年(0~1歲)的時候,就好好的照顧小孩。接著開始利用小孩睡覺的時間,繼續兼職翻譯。但是接下來小孩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了,忙完家事然後等小孩睡覺才能開始翻譯,這是犧牲睡眠換時間啊,感覺又回到孩子剛出生時常要喝奶都沒辦法好好睡的階段了!


所以在這段期間,Helen 會在計算自己的資產少了多少,而收入又只能增加那麼一點點時,開始思索:
-這樣下去,到底會如何?
-老公的薪水付了房租管理費水電生活費等等的,根本所剩不多,不該指望向他要錢投資
-小孩的支出可能不少都要由我負擔了,所以不再是我所有的收入都可以拿去投資
-當譯者就是有工作才有收入,偏偏薪水是按字計價,只有工時越久才賺得越多,但是也要花時間陪伴小孩,陪著她長大更重要,所以這幾年薪水是多不起來了
-光是拿所剩的錢和未來增加緩慢的收入去投資,報酬能達到未來想要的退休生活嗎?

 
 

就是在這段期間的不斷思索,Helen 做出了決定:

為了讓自己未來可以理想退休,還能讓孩子順利獲得教育長大,而且她未來也不用擔心財務和扶養家長的問題,我要自勵自強,靠自己成為我小孩的富媽媽,邁向財富自由之路!


然後就從最簡單的自學方法開始:在家邊帶小孩邊讀書,逐步累積自己的財務知識,然後慢慢探索。因為擁有好一點的基礎,才能知道如何進入金融世界,並擁有正確的態度,像有錢人一樣賺錢。(PS.寫這篇文的此時,小孩也還未滿三歲,因此 Helen 真的是新手上路,繼續朝財務自由的漫長道路前進中...)


不知來到這裡的朋友們,你們又是為了什麼,才決定朝財務自由的道路努力呢?

Hele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